三角形知识概念

  60 浏览    作者:admin

丨纠错提交丨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 2×180°,则正多边形各内角度数为: (n 2×180°÷n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证明

  证法一:在n边形内任取一点O,连结O与各个顶点,把n边形分成n个三角形.

  因为这n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180°,以O为公共顶点的n个角的和是360°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是n·180°-2×180°=(n-2)·180°.

  即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证法二:连结多边形的任一顶点A1与其他各个顶点的线段,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因为这(n-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n-2)·180°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证法三:在n边形的任意一边上任取一点P,连结P点与其它各顶点的线段可以把n边形分成(n-1)个三角形,

  这(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n-1)·180°

  以P为公共顶点的(n-1)个角的和是180°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是(n-1)·180°-180°=(n-2)·180°.

已知多边形内角度数则其边数为:360÷180-内角度数)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外角和=N*180-N-2*180=360度。   

注:在不考虑角度方向的情况下,以上所述的N边形,仅为任意多边形。当考虑角度方向的时候,上面的论述也适合凹多边形。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镶嵌的一个关键点是:在每个公共顶点处,各角的和是360°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0)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7.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Copyright © www.okux.cn 版权所有(邮箱:god-gold@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