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纠错提交丨
酸、碱、盐的性质
名称 |
浓盐酸 |
浓硫酸 |
浓硝酸 |
化学式 |
HCl |
H2SO4 |
HNO3 |
色态味 |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液体(工业盐酸略带黄色) |
无色透明、粘稠、油状液体,无刺激气味 |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
溶解性 |
易溶 |
易溶于水,强烈放热 |
易溶 |
沸点、 挥发性 |
沸点低,易挥发(白雾)敞口放置质量、浓度均减小 |
高沸点,不易挥发 |
沸点低,易挥发(白雾)敞口放置质量、浓度均减小 |
吸水性 |
无 |
用作干燥剂,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浓度减小 |
无 |
脱水性 |
无 |
能使纸张、木材碳化 |
无 |
稳定性 |
稳定性酸,受热或见光难分解 |
稳定性酸,受热或见光难分解 |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
强氧化性 |
与氢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
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
稀盐酸、硫酸、硝酸化学性质比较
名称 |
稀盐酸HCl |
稀硫酸H2SO4 |
稀硝酸HNO3 |
相对分子质量 |
36.5 |
98 |
63 |
电离方程式 |
HCl=H++Cl- |
H2SO4=2H++SO42- |
HNO3=H++NO3- |
与指示剂作用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
与金属反应 |
Zn+2HCl=ZnCl2+H2↑ |
Zn+H2SO4(稀)=ZnSO4+H2↑ |
能发生反应,但不生成H2,生成H2O |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Fe2O3+6HCl= 2FeCl3+3H2O |
Fe2O3+ 3H2SO4= Fe2(SO4)3+3H2O |
ZnO+2HNO3= Zn(NO3)2+H2O |
与碱 反应 |
Cu(OH)2+2HCl= CuCl2+2H2O |
Cu(OH)2+ H2SO4= CuSO4+H2O |
Mg(OH)2+2HNO3= Mg(NO3)2+H2O |
与盐反应 |
HCl+ AgNO3= AgCl↓(白色)+ HNO3 |
BaCl2+ H2SO4= BaSO4↓(白色)+2HCl |
Na2CO3+2HNO3= 2NaNO3+H2O+CO2↑ |
常用鉴别方法 |
AgNO3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
BaCl2或Ba(NO3)2或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
用途 |
化工产品,除锈,制药 |
化工产品,化肥、农药、炸药、染料、除锈、精炼石油 |
化工产品,化肥、染料、火药、 |
酸的通性:
① 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 活泼金属+酸→盐+H2↑。(属于置换反应)
③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④ 金属氢氧化物(碱)+酸→盐+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⑤ 盐+酸→新盐+新酸。(属于复分解反应)
碱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仅限于可溶性碱)。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碱+盐→新碱+新盐(要求两种反应物均可溶,生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才能发生,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种常见的盐
|
氯化钠(NaCl) |
碳酸钠(Na2CO3) |
硫酸铜(CuSO4) |
结晶水合物 |
—— |
Na2CO3•10H2O |
CuSO4•5H2O |
俗称 |
食盐 |
纯碱 |
结晶水合物俗称胆矾、蓝矾 |
分布 |
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
盐湖或碱性土壤里,天然碱(俗称口碱) |
—— |
物理 性质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粗盐中因含MgCl2、CaCl2而易潮解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其结晶水合物易失去水而风化 |
CuSO4为白色固体,易溶,水溶液为蓝色,CuSO4•5H2O为蓝色晶体,易溶,加热失去结晶水,由蓝变白。 |
用途 |
化工原料,可制取钠、氯气、NaOH和纯碱,调味、腌渍食品等 |
化工产品,用于洗涤剂、造纸、纺织及制玻璃等工业 |
精炼铜、电镀、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